檢索【
A000112 】(人名:1 筆,群組:0 筆) :
說明 今釋A000112 別名 Alternative Names:[正體中文] 今釋澹歸,澹歸今釋,性因(
xìng yīn),恬因(
tián yīn),甘蔗生,茅坪衲僧,借山野衲
規範碼 ID No :A000112
舊編碼:B0128生年 Birth:+1615-01-28
卒年 Death:+1680-09-01
朝代 Dynasty:明;清;
生卒年查詢字串 Birth-Death date Quote:生於:明, 神宗, 萬曆, 四十二年, 十二月, 二十九日 卒於:大清, 聖祖, 康熙, 十九年, 八月, 初九日
生年出處 Birthdate Reference:「師生於萬曆甲寅之小除」(《丹霞澹歸禪師語錄》卷三 〈丹霞澹歸釋禪師行狀〉)
卒年出處 Deathdate Reference:「庚申八月九日也,世壽六十有七」(《丹霞澹歸禪師語錄》卷三 〈丹霞澹歸釋禪師塔銘〉)
籍貫 From:仁和(PL000000011507)宗派:曹洞宗
性別 Gender:男
是否為僧人:是
是否為歷史人物 Historical Person:是
註解(精簡) Notes(simple):清代曹洞宗僧。原為崇禎年間之進士,明亡後,遂為僧,參天然昰禪師得曹洞心法,弟子奉舍利建塔於匡廬。所撰疏註甚多,另有徧行堂正續集。(佛光:1222)
今能註解(完整) Notes(full):字澹歸,號性因,天然圅昰禪師法嗣。浙江仁和人,俗姓金,名堡,字道隱。生於萬曆甲寅之小除。崇禎九年參加鄉試中舉,庚辰成進士殿試二甲第九,曾任明臨清知州。清兵人關後,澹歸隨南明隆武帝,任禮科給事中,後隨永曆帝,授兵科給事中,輾轉浙江杭州、台州,福建,廣東南雄、肇慶、韶關,廣西梧州、桂林。至桂林後,辭去官職,與通政司印司奇同寓茅草庵,落髮為僧。後至廣州海幢寺人天然和尚門下,曾任伙頭、知客等職。康熙元年,澹歸至丹霞山開闢道場,建佛堂精舍,名為別傳寺,自充監院,親撰〈丹霞山新建山門記〉,〈丹霞施田碑記〉之一、之二。後又建曲江會龍庵、仁化准提閣、始興新庵、南雄龍護院,合為丹霞四下院。澹歸在丹霞山弘法,從之學禪者眾,別傳寺盛時有僧幾百。於康熙十九年庚申秋八月九日示寂,世壽六十七,僧臘二十九。其著有《遍行堂》前後集行世。(《丹霞澹歸禪師語錄》卷三;廣東省佛教協會網頁,2009.12.31)作譯資料 :- 丹霞澹歸禪師語錄(JB409)
- 菩薩戒疏隨見錄(X0692)
- 宗寶道獨禪師語錄(X1443)
師徒關係 : [老師]
- 圅昰 《天然和尚年譜》卷1:「壬寅參雷峯受具」 http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B22n0119_p0893a14
著述、史傳、研究論文 Works:[史傳]
- 《丹霞山志》
- 《丹霞澹歸禪師語錄》卷三 〈丹霞澹歸釋禪師塔銘〉
- 《丹霞澹歸禪師語錄》卷三 〈丹霞澹歸釋禪師行狀〉
- 《宗統編年》卷 32
- 吳天任編 1988《澹歸禪師年譜》
- 王漢章編 1946《澹歸大師年譜》
[著述]
- 《丹霞澹歸禪師語錄》三卷 (《嘉興藏》J38)
- 《元功垂範》、《粤中疏草》、《丹霞集》(初、二)、《臨清來去集》、《行都奏議》、《梧州詩》、《夢蝶庵詩》、《遍行堂雜劇》、《今釋四書義》、《金堡時文》、《今釋制義》、《明文百家釋》、《淡歸和尚日記》、《丹霞日記》
- 《嶺海焚餘》三卷
- 《菩薩戒疏隨見錄》一卷 (《卍續藏》X38)
- 《遍行堂續集》十六卷(收於《禪門逸書:續編》冊 6)
- 《遍行堂集》四十六卷(收於《禪門逸書:續編》冊 4、冊 5)
[研究論文]
- 于今 1973〈澹歸著作補談〉,《藝林叢録》第九編。
- 冼玉清 1973〈談澹歸和尚〉,《藝林叢録》第九編。
- 廖肇亨 2008〈今釋澹歸之文藝觀與詩詞創作析論〉,《「佛教思想與文學」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》,頁 25-39。
- 徐聖心 2007〈晚明佛教「孝道觀」探析──以《梵網經》註釋為中心〉,《思與言》45.4,頁 1-52。
- 汪宗衍 1976〈明清之際廣東書畫家〉,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》8.2,頁 458-467。
- 王秋雁 2001〈金堡其人及《岭海焚余》〉,《泰安师专学报》23.4。
- 荒木見悟著、廖肇亨譯 2006《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》,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,頁125。
- 陶乃韓 2001〈大乘菩薩道精神在明末清初的落實與發展──以天然一系在嶺南(廣東)的發展為例〉,《中華佛學研究》5,頁 377-410。
駐錫地(字串) Active at:丹霞別傳寺;曲江會龍庵;仁化准提閣;始興新庵;南雄龍護院
SameAs:Occurs in:問題回報(Feedback)